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大讲堂>>讲座回顾

中西交响

 

       4月20日的早晨,天津图书馆”音乐大讲堂”的教室里座无虚席,今天做客大讲堂的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副院长靳学东教授,靳教授今天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系列讲座“漫游于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中西交响”       首先,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中西交响乐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并主要讲到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以及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天津条约》对中西交响乐发展的影响和促进。
       接下来,靳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西洋军乐的传入,主要介绍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1897年,袁世凯接受了德国顾问高思达的建议,组建了中国最早的军乐队。随后,各地学生军乐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学生乐队的加入使得西洋交响乐不仅仅是在军队中流行。
       最后,靳院长为我们介绍了“学堂乐歌”。它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欧洲、英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在以学堂乐歌为代表的人物中,尤其讲到沈心工、黄炎培、李叔同和曾志忞四位代表人物。沈心工的作品最早以白话文写歌词,《黄河》影响最大,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炎培的代表作《茶花女》。李叔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社团“春柳社”,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送别》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音乐缩影。曾志忞是另外一位对学堂乐歌做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1903年在东京编印出版的《江苏》杂志上发表了《练兵》、《游春》等六首歌曲。
       讲座结束后,读者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们音乐大讲堂,都表示期待靳教授下一次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