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民族传统,跻身世界乐坛
2013年10月19日, “植根民族传统,跻身世界乐坛——音乐教育家鲍元恺从教40周年大型公益讲座”在天津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顺利举办。此次讲座是音乐图书馆开馆一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市民与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鲍元恺教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6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现任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作有《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华夏弦韵》室内乐集,六部交响曲《纪念》《台湾音画》《京剧》《厦门》《禹王》《燕赵》等。作品多次在海峡两岸各大城市和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东西欧洲和南非,由国内外交响乐团演出,并由DG、EMI、PHILIPS、DECCA、雨果等多家机构出版唱片。
讲座伊始,鲍教授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的过程,并将独特的学习态度和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鲍教授指出,在艺术教育中,往往过于重视对程度的测试,而忽视了学生“基质”的考评。所谓基质,包括学生的天赋和早期教育形成的特质。鲍教授始终认为,基质始终重于程度。鲍教授还总结了艺术学习中 “自以为是”“求异存同”“不求甚解”“得意忘形”的十六字箴言,激励艺术学习者发扬创新精神,成就有个性的作品。
鲍教授的创作多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的西方管弦乐形式的作品,无论是《炎黄风情》还是《台湾音画》都是以最朴素最原生态的民歌和民谣为基础进行的创作。“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民歌来向中国人民介绍管弦乐这类‘洋为中用’的作品了,我们需要的是主动‘走出去’,让外国人用管弦乐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歌的‘中为洋用’”。鲍元恺如此评论东方音乐新时代的潮流。从1990年着手创作《炎黄风情》开始,鲍元恺教授就思考着要如何让这个作品为国际所接受。精通中西方音乐理论基础的鲍教授,深刻理解西方管弦乐长久成熟发展下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经典”。为了这种创作理念,鲍教授曾深入造访了多个省市,挖掘大陆和台湾地区脍炙人口的民谣,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最后,对于创作与教学的关系,鲍教授认为,如果可以将二者处理得当,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创作体会直接运用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学到实际的生动的创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开阔自己的眼界,也不断从年轻人身上吸收他们的朝气,鼓动自己的创造性,二者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讲座中,鲍教授为观众播放了《小河淌水》《对花》等在民歌基础上创作的交响作品、极具台湾风情的《台湾音画》片段和以戏曲为素材创作的交响曲《三番》《京剧》等等。在场观众无一不被这些带有浓重“中国风”大型交响作品所震撼,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