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最新资讯

“走近大师”非遗讲座启动在即 相声艺术家田立禾先跟您聊

       由天津市文广局、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主办,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天津京剧院、天津曲艺团、天津图书馆承办的“走近大师”非遗专题讲座将于9月底隆重推出。首场讲座将于9月21日在天津图书馆新馆音乐报告厅启动。首位主讲者相声名家田立禾将以“重拾相声表演”为题打响头炮。

        传统相声表演亟待传承

        此次讲座中,年近八旬的田立禾先生将以《八扇屏》、《择白字》等多部传统作品为例,为观众阐述“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门表演艺术”的观点。同样是一段节目,即便文本、节奏没有区别,如果忽视了剧情中的人物表演,演出的效果必将大相径庭。  
       
相声作为曲艺门类的一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当下的文化市场中逐渐被唤起新的生机,而其本身的艺术特色却仅仅被受众所熟知的“说学逗唱”四字概括,这在田立禾先生看来还远远不能凝聚相声艺术的精华。这“四门功课”用他的理解,不单单是考验相声演员的模拟能力,更是考核表演功底的四个标准。前辈大师历经几代为相声艺术奠定了“一人多角,移步换形” 的艺术特色,这是相声作为非遗项目弥足珍贵的一份艺术遗产。在讲座中,田先生将为观众讲述他亲眼目睹过的前辈艺术大家的精彩表演,为大家解释传统相声中关于塑造人物方面的表演内涵,以及演员在节目剧情发展中,形体表演与舞台空间之间的调度关系,并用他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经验与观众分享他对“一人多角,移步换形”的领悟与探索。

        创演新作注意塑造人物

        说起相声艺术作为非遗项目,面对目前迫切需要完整传承和良好发展的艺术现状,田老师道出了这样的感慨:“很多人认为老演员陈旧,甚至有江湖气,市井气,其实不然。我是建国后的演员,创作过、表演过很多新段子。这个时代的作品多以讽刺为主,但不管怎么说也都是有人物的。” 
  
     在讲座中,田老师将以新作品代表《幻想曲》、《理发》、教学作品《法制漫谈》为例,引导现代观众对相声表演的正确认识。“这些作品里面包括相声本体表演、并借住形体、朗诵等表演方式,有的甚至是传统节目中从未涉及到的,单从艺术难易程度上说,有些比传统节目难度大得多。”田老师将通过传统、新编相声作品的对比,向观众介绍相声表演中演员应如何随剧情发展进入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将现场解密,告诉观众一段相声究竟要听的“重点”是什么,把相声的关键点、难点教给听众。相信由他带着您听相声,一定会有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

        耄耋夫妻联袂现场示范

       相声作为非遗项目,现存的出版物极其有限。得知这次非遗讲座主旨要“鲜活的呈现,生动的解析,让非遗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之后,年近八旬的田先生与夫人张文霞主动要求在现场联袂表演一段对口相声。相声名家张文霞是相声前辈武魁海的高足,此次夫妻将合作展示相声演员如何用跳进跳出的表述描摹人物,如何将捧哏、逗哏的表演特色融入人物的感情和形体,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这将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完整记录与示范。
       
作为北方曲校的资深教师,田先生深知目前仍有很多渴望求学的年轻相声演员求学无门,不知学什么,这也一度成为他的困惑。“我很理解学生们,我求学的过程和环境比现在好一些,见得不少,但是自己艺术条件有限,现在就想尽力把自己学到的都教给青年人。相声的每一句话都要配合手势、眼神、甚至内心表演、空间时间都要求同时到位,这是很难得的。相声没有化妆、服装修饰也有限,这与戏剧又有很大不同,这对表演来说甚至是难上加难,因为我们涉及到“观众认知”的问题。观众不认可你的模仿和表演,就没有共鸣。想要吸引观众,都需要表演。”         据悉,继田立禾先生之后,非遗中心“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从9月末到年底,每周一位大众熟知的文艺名家与广大市民见面,张君秋之子张学浩、裘盛戎小女儿裘云、马连良嫡孙马龙、京剧表演艺术家杨乃彭、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文玉、张志宽、刘秀梅、郝秀杰、籍薇、杨凤杰等将依次开讲。每期讲座都由天津京剧院马派老生演员、天津电台、电视台嘉宾主持人魏以刚担任现场主持,他将与大师们一道,与听众亲密互动。(文/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