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大讲堂>>讲座回顾

“走近大师”--京剧旦角“张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之子张学浩

        秋风瑟瑟,吹走昨日的雾霾,迎来今天的晴空万里。“走近大师”非遗系列讲座今天在天津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顺利举行。今天“走近大师”请到的是张学浩老师,张君秋先生第四子。由于从小受父亲艺术的熏染和浸润,又有得天独厚的遗传基因,经过多年的潜心研习与雕琢,近年来他改习青衣,将传承、弘扬张派艺术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并得到梅葆玖先生等老一辈的艺术家的鼓励和支持。 
       
今天讲座的主题更多的内容是张老师给大家讲述关于父亲张君秋先生学习京剧的故事和父亲无形中为他创造的那个环境。在张老师的心目中,艺术天才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在各方面的灵感都应该是相通的,他心目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全才的艺术天才。张君秋先生喜欢画画,喜好拉胡琴,而且能触类旁通。他有很强的创造力,他自己编得唱腔各个精彩,这些都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张老师的艺术追求。张老师讲到父亲儿时生活环境艰苦,但他很小就很懂事,知道奶奶的辛苦。父亲十二岁时,为了分担奶奶的重任,也是出于对京剧强烈的兴趣,主动向奶奶提出学习京剧,开始了学习京剧的漫长过程。父亲自己聪明好学,再加上天生嗓音条件好,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开始登台演戏,到拜梅兰芳为师,到被评为“四小名旦”之一,到成立谦和社,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
        张老师讲到他父亲,不要说他舞台上的创造,表现追求,就说他的唱腔设计真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咱们京剧这200年以来,没有像他这样能有这么完整的、系统的、丰富的、成套的唱腔发展出来。他就能想出那么多东西,能记住那么多,而且这个戏和那个戏就不同,老有新的东西出现,所以让观众如此痴迷。在讲座的后半部分中,我们还有幸请到了“红梅京剧张派艺术研习社”乐队现场伴奏。京剧票友徐老师和张老师共同为大家演唱的《望江亭》迎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最后张老师独唱的《赵氏孤儿》选段把今天的讲座推向了高潮。先天的血缘,后天的熏养,张老师的演唱其神韵酷似父亲,可见他深得张派精髓,这也更坚定了他的传承弘扬张派艺术的追求。我们也祝愿在张老师和所有张派传人的努力下,张派艺术能够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