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的长者—大提琴
大提琴是一件深受人们欢迎的独奏乐器,它的音色浑厚饱满,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因此有着“音乐贵妇”的美称。2015年3月7日,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专业副教授、天津音乐学院低音弦乐教研室主任、天津音乐学院创新团队成员张云昕老师做客“音乐大讲堂”,带领读者们走进室内乐的长者—大提琴的世界。
讲座以张云昕老师的一曲大提琴独奏《天鹅》拉开帷幕。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大提琴的历史。大提琴最早叫维奥尔琴,用腿夹住琴身拉奏,弓子的形制和演奏法类似二胡的弓法,那时大提琴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伴奏。 随后,张老师为读者们介绍了现在大提琴的基本构造。随着大提琴乐器本身的日益改进,作曲家、演奏家的不断努力,大提琴的演奏技法越来越丰富,它逐渐从伴奏乐器蜕变为独奏乐器。
在张老师的引领下,读者们先后欣赏了不同时期的大提琴作品:如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的大协奏曲、巴赫《第一组曲前奏曲》;古典主义时期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贝多芬《三重奏协奏曲》;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的大提琴协奏曲等。
张老师讲到,如果说在室内乐中第一小提琴像一个喋喋不休的妇人,那大提琴就是一个长者。室内乐中常见有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双大提琴、大提琴乐团等不同组合。随后读者们又欣赏了皮亚佐拉《自由探戈》、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波龄《爵士组曲》等作品。
本场讲座以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的《玫瑰人生》作为结束。讲座结束后,读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大提琴有了新的了解,感谢张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