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大讲堂>>讲座回顾

柴可夫斯基:无论快乐或忧伤(上)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曲子肢体饱满,旋律优美,情感更富。
      
2015年5月9日上午,天津图书馆“音乐大讲堂”请到了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天津电台音乐台主持古典音乐专题节目《乐林漫步》十年的周小静教授。讲座开始周教授以“你心目中的柴科夫斯基音乐是怎样的?哪部作品给你印象最深?”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进入今天的讲座主题“柴可夫斯基--无论快乐或忧伤”。
     
 首先,周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6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1877-1890年与梅克夫人以通信的方式交往,并获得梅克夫人的赞助。1893年11月6日在彼得堡居所去世,享年53岁。
      
接着,周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柴科夫斯基最受欢迎的几部作品,包括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歌剧:《叶普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以及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在柴可夫斯基的众多作品中,周教授带领我们重点赏析了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的视频资料,周教授精湛的专业分析以及对古典音乐的独到见解令我们佩服不已。
      
最后,整场讲座在柴可夫斯基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段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