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普及>>民族音乐

古筝

         古筝,中国古老、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自古吟咏古筝的诗篇非常多,如

 

             唐•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別有深情一万重。

 

             宋•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苏轼《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筝以其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旋律动听、具有超凡的音乐表现力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和欢迎。
       
最早的古筝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因为盛行于“秦”地(今陕西),故名曰“秦筝”。算起来,筝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
      
 筝的形制从最初的五弦筝,历经汉晋至唐宋的十二、十三弦筝,元明清的十四、十五弦筝,再到解放后的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弦筝,最终定型为今天所使用的二十一弦筝。但古筝的发展并没有停滞,其后不断出现了创新的蝶式筝、潘氏转调筝、多声弦制筝等。
       
传统筝乐分成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自秦、汉以来,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国”,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较有代表性的古筝流派有陕西流派、河南流派、山东流派、潮州流派、浙江流派和客家流派。此外,筝传入朝鲜、日本后,逐渐演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乐器——朝鲜筝和日本筝。
       
筝的演奏技法十分丰富。右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一般采用右手大、食、中、无名四指向里拨弦,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调整音高,完善旋律。古筝传统的演奏手法到了近代又有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采用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