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晋陕黄土高原的民歌
山西和陕西一带的民歌非常丰富,许多作品家喻户晓,如《兰花花》《三十里铺》《黄河船夫曲》《绣荷包》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山歌,有的是小调,还有的是号子。当地的民间歌舞也非常有特色,如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晋陕典型的说唱音乐有陕北说书、榆林小曲、清涧道情和柳林弹唱。当地的戏曲音乐有山西梆子、太谷秧歌等。
2015年6月27日上午,天津图书馆“音乐大讲堂”请到了天津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夏侯玲玲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名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晋陕黄土高原的民歌”的讲座。
夏侯老师把讲座题目分为“中国传统音乐”、“晋、陕黄土高原区”、“民歌”三个关键词。其中,重点讲到“晋、陕黄土高原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乔建中、苗晶、王耀华、江明惇等学者关注区域性划分方法。乔建中在《中国音乐地理》这本书中,提出了将中国传统音乐划分为十五个音乐文化区,这其中就包括“晋、陕黄土高原区”。
在讲到“民歌”时,夏侯老师简单介绍了民歌的种类、题材、特点过后,带领我们赏析了陕北信天游《脚夫调》、《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兰花花》、山西山曲《三天路程两天到》等八首具有晋、陕黄土高原区地域特色的民歌。
讲座中夏侯玲玲老师提出一些问题与我们互动。最后,整场讲座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