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普及>>古典音乐

经文歌

“经文歌”(Motet)是一种声乐或声乐—器乐体裁,是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演唱解释《圣经》的复调合唱歌曲。它起源自中世纪的克劳苏拉。克劳苏拉原是宗教诗篇结束之前的多声部结束句,只哼曲调,没有歌词。人们在12 世纪末开始为克劳苏拉固定声部的上方一个或几个声部添加歌词,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经文歌。

     13 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经文歌的固定声部都有选自《奥尔加农大全》中的克劳苏拉固定声部中的拉丁文歌词。这些歌词通常很短,有时只有一个词,甚至一个词的一部分。结果,经文歌固定声部的歌词都很短,一两个音节,一个词或一个词组。

     13世纪中叶后,经文歌的固定声部不再从圣母院复调的乐谱,如慈悲经、赞美诗和交替圣咏中选取素材。作曲家也开始选择当代世俗歌曲和器乐的埃斯坦皮耶舞曲创作固定声部。节奏模式的运用变得更加灵活,通过让三个声部的乐句在不同的地方结束,音乐取得了更大的连续性。因此,13世纪后期,经文歌成为宗教和世俗领域的复调音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

     13世纪结束之前,经文歌已经大量地世俗化了。14世纪,经文歌经常用于庆祝宗教或世俗的盛典,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上半叶。“等节奏”的运用,使得经文歌的固定声部更长,节奏更复杂,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整个作品的统一。

     15世纪上半叶,经文歌一词已用来指以当时较新音乐风格为宗教礼仪或世俗歌词的配乐。这个具有较广泛意义的词,直到今天还在使用。15 世纪下半叶奥克冈确立了四声部的经文歌形式,他还将一首很流行的卡农曲改编成36个声部的经文歌。

      文艺复兴中后期,欧洲各国声乐曲的新类型逐步改变勃艮第—佛兰德大师们一统天下的风格,器乐曲数量也日益增多。作曲家们开始写作五、六声部经文歌和弥撒曲,不再用早先的标准四声部,经文歌的创作风格和流派日益多样化。16世纪末德国路德新教作曲家们效仿拉索,把传统旋律用作自由艺术创作的基本素材,加上个人的诠释和如画的细节,创造出一种新体裁“众赞歌经文歌”,肯定了新教教会音乐中早已存在的简单会众赞美诗和训练有素的唱诗班演唱的精美音乐之间的区别。众赞歌经文歌的主要作曲家有哈斯勒、埃卡德和普里托里乌斯,他们确立了德国路德教派音乐风格并开启了发展之门,最终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身上达到顶峰。

      17 世纪,经文歌失去了体裁的稳定性,产生出大量“混合物”:如经文歌—协奏曲、经文歌—咏叹调、经文歌—插曲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这一时期经文歌创作的最高峰。18世纪中叶以后,经文歌的创作逐渐走向衰落。

音乐图书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