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音乐普及>>民族音乐

评剧白派表演艺术

       白派是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评剧艺术流派,白派评剧表演艺术主要在北京、天津、锦州等地传承。评剧白派表演艺术是影响最大的评剧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评剧艺人白玉霜创立,经小白玉霜、刘萍到王冠丽已历经四代。白派艺术以其低回婉转、大气端庄的演唱风格,在评剧诸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20世纪30年代,评剧艺人白玉霜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大胆的改变了评剧女演员走高音的习惯,把旋律明显降低(F调),发挥了她中音和低音区浑厚的特长。她发展了反调慢板,用以表达剧中人悲哀之情。她还首先将以北京音为主的普通话用于唱念之中,使评剧得以流传全国。并以低回婉转的演唱、细腻传情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从而形成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评剧流派——白派。

       解放后,为适应演现代戏的需要,小白玉霜在保持白派低调低腔、注重韵味的传统特色外,把唱腔的音域扩展了。由白玉霜的“5-3”扩展到两个低音5-i,还从京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以及牌子曲中吸收营养,溶于自己的唱腔之中。她用中音表达人物叙述时的感情,用中低音交替表达人物抒情时的感情,用高中音表达人物激昂时的情绪,唱腔、表演时时处处为刻画人物服务。不仅如此,小白玉霜在正、反调的自然转换、板式节奏的灵巧变化以及旋律的华彩流畅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把白派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评剧白派表演戏路宽广,青衣、花旦、老旦等行当的表演均独具特色。白派唱腔低回婉转,身段优美端庄,演唱风格典雅大气,表演风格质朴大方。白派艺术中的唱、念、做、舞各具特色,唱腔中呈现出的“水音”独特优美,在评剧诸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音乐图书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