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
夜曲(notturno),由19世纪波兰浪漫主义钢琴家肖邦经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发展的一种钢琴体裁。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肖邦倾注了他毕生的热情和心血,表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爱和大自然夜景的赞美。他不但发展了菲尔德早期夜曲的艺术魅力,还在夜曲中创造了更为完美的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和声配置和调式布局以及他个人风格,使夜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1 首夜曲。这21首夜曲始于1827年他17岁至1846年36岁, 前后包括了他短暂而辉煌近20年时间,而1831年则又划分了他此前的华沙时期和此后的巴黎时期的两个创作阶段。
在1831年以前的华沙时期, 肖邦共创作了7 首夜曲。作为他的早期作品, 开始的几首夜曲在创作痕迹上难免有一些“菲尔德式” 的特征, 但是在乐曲曲式结构的布局、旋律进行、织体手法、和声语言及个人风格方面已呈现出他的大胆和创新。
巴黎时期(1831年后) ,肖邦虽然创作了大量其它体裁的钢琴作品, 但他仍在这一时期创作了14 首夜曲。1841 年创作的第13 号C小调夜曲(OP48 之2) 标志着肖邦在夜曲这一创作体裁上又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首著名的夜曲中, 肖邦使作品首次具有较强烈的戏剧性和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 一种在以前的夜曲中所从未有过的严格、激昂、悲愤的英雄气概和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肖邦之所以在这首夜曲中投入了如此之大的激情, 主要是由于他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流落他乡, 深感在异国的苦楚, 而祖国仍长期在异族的统治下呻吟, 因而长久以来积累的激动和愤怒得以爆发的结果。
当然,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除了旋律优美,更重点在于他以毕生的精力去创作和歌颂人类所普遍追求的爱和美感, 用一颗纯洁的心灵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净化情感、升华灵魂的圣地。